MARKOR-CSR

离开华为追寻内心的答案

2016-02-08

1983年出生的杨媛媛,2008年从湖南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便进入华为从事手机界面设计的工作,小有成绩,标准都市白领。2014年7月请假一个月参加美克美家新通道花瑤花工作营后便辞职,重新回到湖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专注于中国乡村社会创新方面方向的研究。

杨媛媛在研究生时期的研究方向便是地域性非物质文化与社会创新的研究,毕业后虽然已经在华为工作但是仍一直关注该领域。在2009年得知其导师季老师去通道开展项目便向公司请假一个月来到了通道,从那时起她对整个通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与通道结缘。

杨媛媛和当地的织娘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记者:为什么在2014年参加完通道项目后便立刻辞职?

杨媛媛:离开华为并非突然的决定。其实应该讲是思考了很长时间后做出的决定。总体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就是在华为待了6年,觉得生活应该要有一些变化。另一方面是对项目的浓厚兴趣,感觉这件事情非常有意义,季老师也多次跟我谈到希望我回来,或者希望能参与,自此便在心中萌生了深入参与项目的念头。2014年7月时,因为深入参与通道项目便会和工作时间产生冲突,我当时就提了离职,但华为给我特批了一个月的假,让我先去深入了解后再重新思考是否要离职,给了我一个月的时间反复思考,对此我也很感谢。

记者:该项目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或者说作为一个设计师,是不是能够重新激发你对于设计的灵感和生活的丰富性?

杨媛媛:通道当地无论是建筑还是传统手工艺也好,都保留的比较完整,也能够接触到更多很有价值的传统文化,但是这些都还是浮于表面的一些收获。深入参与到项目中后,最打动我的是该项目中关于中国乡村建设的设想,我们预计几年之后将会有越来越多人返乡,新的乡绅阶层将会出现,那么到那时中国乡村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是否可以建设的比城市更加吸引人等等,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课题。

可能目前大家谈论的都是中国乡村正处在一个走向衰落的状态,但是实际到了通道后我看到虽然他们物质生活并不富裕,但是精神世界比我们更为富足,当地侗族独特的乡村生活方式和文化是我们没有接触过的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比如从当地的建筑来看,村里还保留着风雨桥、鼓楼等非常完整的公众性建筑,这些古建筑至今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在当地大部分家庭客厅并不像我们所认知的那样,需要摆放沙发或者电视机。这并非受物质条件的影响,而是他们觉得看电视去鼓楼跟大家一起看便好了,没有一个人在家里看电视的习惯。

冬天大家就围坐在鼓楼里烤火一起看电视打牌,夏天就躺在风雨桥的长凳上或是睡觉,或是聊天,所有的公共设施大家都非常自觉的维护,邻里间的互助和互动很融洽。这正是现代大都市所缺乏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逐渐意识到:像通道这样的中国乡村里,有很多城市里没有的资源和氛围。当然通道也面临很多现实的问题,和其他中国乡村一样,面临着村子只有留守儿童、老人的结构状态,面临一些传统文化,传统手工艺没落等我们项目希望能够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记者:在项目中你具体负责的是什么工作?

杨媛媛:去年因为我是从华为请假单独参与项目,临时加入了产品组,也做了一些产品,如用当地的原材料做一些木皮灯或者是一些废旧材料的再设计,期间我也跟其它组做了纺织品、侗锦方面的相关研究。后来回学校后就开始负责设计工作室的组建和品牌包装、产品设计等等。

记者:造成社会问题的原因是多元化的同时也是极为复杂的,是什么带给你自信让你觉得自己或者设计师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杨媛媛:在去年项目中我们团队一个成果就是基于当地侗锦的手工艺来做了“梭说”品牌,在做的过程中我想萌生一个想法:设计不应该仅局限于产品本身,还应该考虑产品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应该告诉消费者所购买的手工织品是哪一位织娘织的,她有什么想法,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等等。因此当时我就去收集那些织娘的故事,针对每一个人做一个小小的采访,在采访过程中不少织娘首先表示很开心能够重新捡起很久没用的手艺,然后就问我们会不会继续做下去,如果我们可以继续做下去,她们就把在外打工的姐妹们叫回来,工钱比在外面打工少一点也没关系,大家都不愿意离开家人背井离乡。当时我便很直观的体会到项目的价值,不仅是激发了我个人的创作灵感,也感受到身上所背负的期望和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责任。要做好这些事必然是复杂和困难的,但是我们没有想那么远,就想着能通过设计先改善一小部分织娘的生活,吸引一小部分人返乡也是有意义的。

记者:季老师曾谈到这个项目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和吸引力,你怎么评价?或者项目带给你了什么收获?

杨媛媛:这个项目坚持多年也是因为它有一种特殊的凝聚力,我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我们的项目产生了兴趣,并积极的以各种方式参与进来。每个参与项目的成员都是自发性的而且不会太考虑自身利益回报,大家只会考虑我做这些有没有用,在当地能不能实际解决问题。

设计师还是要追求一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在设计界也有个探讨叫“Design for the other 90%”(为90%的人设计),因为现在的设计受市场驱动,通常还是为在金字塔顶端的10%人服务,同时设计也只是为不到10%的发达地域服务。但是设计服务应该普惠到各个阶层和地域,如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他们的生活上存在更多问题,拥有更少的社会资源,那么有多少设计是为他们服务的呢?年轻人都去了城市打工,农村在衰落,那么设计能不能为地域振兴做出实际的贡献,为他们返乡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呢?基于这样共同的目标将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和志愿者汇聚起来,进行沟通探索是一件非常享受而且很难得的机遇。

虽然很多事情不能靠设计师单独去完成,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帮助贫困地域设计一些产品,而这个产品区别于传统的设计诉求,更多的是作为一个社会创新的手段和工具。通过逆向思维:不是以市场消费为第一主导,而是发现和挖掘当地的资源(传统文化或者地方特产),并思考这些地域资源如何通过设计进行转化,和外界市场需求更好的结合,所做的产品能给当地带多少利益,对当地文化是否能够起到正向激励等现实问题。这样既是给设计界带来了新的原创内容,保护了传统文化,使其得以传承和创新,也帮助改善了一部分群体的生活。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性的事情,也带给我对设计的更深层次的思考。